為助力2025級新生適應校園生活、提升心理調適能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劉雯老師,2025年10月13日在N506開展“新環境 心適應”主題的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活動。通過趣味互動和團隊合作,同學們在歡聲笑語中打破陌生感,開啟了溫暖的心靈之旅。
大一新生進入大學后,面臨環境適應、人際關系重建、學業模式轉變等多重挑戰。部分學生可能出現孤獨感、焦慮或自我懷疑等情緒。因此,為了幫助大一新生更好的適應校園環境,減少孤獨、焦慮等負面情緒,對其展開新環境 心適應主題的團體輔導活動。

01破冰:心有千千結
活動過程:
(1)參與者們手牽手圍成一個圓圈,并確保每個人都能記住自己左右兩邊的同伴。隨后,音樂響起,參與者們可以自由走動。
(2)當音樂停止時,大家需立刻停止移動并站在原地。
(3)此時,所有人的站位將變得錯綜復雜。參與者們必須在不松手的情況下,竭盡全力恢復成最初的那個圓圈。
活動目的:
給學生們提供了團隊合作的寶貴經驗及個人成長的心得,展示了團結協作的力量。

02 情緒接龍
活動步驟:
①圍圈站立,依次用“我是XX,來自XX,我的心情是XX(如晴天/小雨)”進行自我介紹。
②后續同學依次重復前面所有信息并添加自己的姓名、地點和心情。
③4至5人一組,圍繞“最近最困擾你的適應問題”展開討論。每組選出一名代表用一句話分享典型問題。
活動目的:
打破陌生感,初步感知群體情緒。

03 朋友大變身
活動步驟:
①邀請班級同學,共同表演1幅圖片,成員分為導演和演員。
②扮演“導演”的同學只能用語言指揮同學做出相應的動作,“演員”需要聽從指揮,配合完成相應的動作。
③最終要圖片一致,并拍照打卡。
活動目的:
通過趣味游戲,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力。

04 繪制校園資源地圖
活動步驟:
①邀請1名同學上前在黑板上繪制校園資源地圖,其余同學自愿在座位上繪制。
②讓學生畫出自己想和室友或者朋友在哪里居住、喜歡吃什么、輔導員辦公室、心理教室等內容,用自己喜歡的圖標標注出來。
③請同學給大家分享自己的資源地圖。
活動目的:
發現和挖掘校園資源,通過回想和室友朋友一起吃喝住玩的地方在哪里,增強學生對校園的認同感,更好的適應校園生活。
心理技能:3-3-3呼吸法
步驟:
吸氣3秒、屏息3秒、呼氣3秒,可快速降低生理喚醒,幫助同學們在出現緊張情緒時迅速調整心態。
通過一節課的團體輔導活動,幫助新生快速融入新環境,建立歸屬感;促進同學間相互了解,構建初步支持網絡。
團輔活動的開展,不僅是一次趣味互動,更是一次心靈的滋養;不僅幫助學生緩解了適應焦慮,更讓他們在互動中收獲了友誼、熟悉了校園、堅定了信心。下一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將持續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需求,用溫暖與關懷為同學們搭建安心、舒心的成長平臺,讓每一顆“新種子” 都能在這片沃土上向陽而生,綻放 “心” 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