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5 日晚 19:00,河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委托信陽師范大學開展“心理防御機制——日常情緒和行為的心理學原理” 主題心理健康公開課活動。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的12000 名師生,在校認真學習觀看了本次公開課。本次活動旨在幫助學生從心理學角度深入理解自身情緒與行為,提升心理認知與情緒管理能力。
課程中,老師對成熟、原始和高級防御機制的講解讓人深受啟發。情感隔離、理智化、置換、合理化等較成熟的防御機制能夠讓我們在面對壓力與沖突時,以相對理性、建設性的方式應對。分裂、投射、否認等原始防御機制,則反映出人們面對痛苦時的本能逃避。而升華、利他、壓制等成熟防御機制,能將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能量。在小組討論與分享環節,三個小組緊扣課程所學,通過構建鮮活的人物故事,將心理防御機制理論巧妙融入現實場景,展現出極強的知識遷移能力。
通過理論解析、情境模擬等方法,老師帶領同學們系統認識了這一重要心理學概念。心理防御機制是“潛意識的心理保護策略”,讓同學們了解到心理防御機制六種典型機制:壓抑(將痛苦體驗封存記憶)、投射(將自身問題歸因他人)、合理化(為錯誤尋找邏輯借口)、退行(遇挫時出現幼稚行為)、升華(將消極能量轉化為積極行動)及幽默(用玩笑緩解焦慮)。通過學習,同學們認識到90%的人際矛盾都暗含防御機制的啟動。課程還特別強調防御機制的雙面性:短期內的心理保護可能演變為長期自我欺騙。
課后,大部分同學認為該課程有助于提升自我認知,部分同學表示將嘗試運用防御機制理論改善人際關系。
本次公開課不僅搭建了心理學理論與生活實踐的橋梁,更為大學生情緒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論指導,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從危機干預向成長促進的范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