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在職業教育中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教材。這不單純是教材形式上的變化,更是關乎教材理念、內容和形式的深刻變革,關乎如何結合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特點、新要求,讓教材真正“活”起來,更好地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更好地為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
一是以學生為中心,教材理念要“活”。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近年來招生規模迅速擴大,生源呈現多元化、多樣性的特點,教材建設要適應這一形勢變化,積極貫徹落實《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本,以服務學生為本,以務求實效為本,以變應變。
在對接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教材建設應同時考慮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和學生認知特點,把滿足學生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相信學生,依靠學生,服務學生,為“誰來學、學什么、如何學”鋪路搭橋。學生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是教材源頭的活水,也是教材的評判員,是教材優劣的試金石,更可以是教材的參建者,為教材建設出智出力,使教材常用常變、常變常新、永葆活力。
二是以實用為標準,教材內容要“活”。職業教育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教材內容應與實際工作崗位要求相對接,突出易用性、實踐性和精品化,使學生樂學樂用、易學易用、實學實用,在真實或仿真的環境中實現學與做的雙向輪動,學做相長。
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發教材,可以在契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把企業的真實項目、典型任務、代表案例放到教材中去。教材內容可以以任務單或行動書形式設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編寫,以活頁形式不斷融入思政元素、技術革新、學習方法、技能大賽、身邊榜樣、職業發展路徑等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圖文并茂,活靈活現。對于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活頁,經過從企業到課堂、從課堂到企業的反復錘煉沉淀,做到簡、實、精、新、使學生看得懂、學得會、做得到,學到即用到。
三是以靈活為特色,教材形式要“活”。職業教育存在區域差異、校際差異和學生差異,通過開發使用活頁式教材,將紙質教材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開發配套網絡視頻、在線題庫、應用工具、電子書等數字資源,將教材中的必會項目與選學項目相結合,將教材中的共性知識與學校的教學特性相結合,賦予教材多樣化、層次化、靈活化形式,有利于適應不同地區、學校、教師、學生在使用教材時的差異化需求,實現按需定制,菜單化選擇,活教活學活用。
另外,隨著政策變化、技術迭代和產業的不斷升級,可以以活頁形式及時將新理念、新政策、新技術、新標準、新規范補充到教材中去,實現教材的動態更新,保證教學內容與時代同步,更好地滿足教與學的需要。
在職業教育中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教材,不是沿襲“換湯不換藥”的守舊做法,而是發起“新瓶裝新酒”的創新變革。讓職業教育的活頁式教材真正“活”起來,務守本分,務下真功,務求實效,必將迎來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
(作者:楊新生,山東圣翰財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