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官方微信

      招生熱線:0395-3265222

      走河洛足跡悟初心使命 研思政實踐育時代新人 ——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5年暑期思政課教師實踐研修活動成功開展

      發布日期:2025-08-18 17:19 瀏覽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在河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實踐能力與教學水平,推動思政課教學與歷史文化、紅色資源、時代發展深度融合,2025年7月21日至27日,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以 “跟隨總書記足跡 感受洛陽厚重歷史文化和發展成就”為主題的暑期思政課教師實踐研修活動。本次活動以“理論+實踐”的立體化學習模式,在十三朝古都洛陽開啟了一場為期七天的“行走的思政課”,思政課教師們用腳步丈量歷史厚度,以初心解碼時代課題,在沉浸式體驗中汲取育人力量。

      圖片1.png

      開班啟航:筑牢理論根基,明確研修方向

      7月21日,研修班開班儀式在洛陽理工學院隆重舉行,并舉行授旗儀式。河南科技大學劉振江教授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作專題報告。他重點解讀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內涵,強調要深入挖掘中原文化的時代價值,將總書記對河南的殷殷囑托轉化為思政課教學的生動素材,引導青年學生在文化傳承中堅定自信,在時代浪潮中勇擔使命。

      圖片2.png

      運河尋脈:解碼治國智慧,感悟文明互鑒

      7月22日,盛夏的河洛大地文脈激蕩,研修班教師們在微雨中開啟了第二天的沉浸式學習。首站來到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在《國運泱泱》巨幅浮雕前,教師們駐足聆聽講解員重現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寄語:“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闭构裰刑拼钸\律令《水部式》殘卷清晰記載的 “河道分段責任制”“災年減稅條例”,讓教師們深刻感受到古代河長制中蘊含的全國統籌、民生為本思想,這正是中國制度優勢的歷史基因。

      圖片3.png

      博物館內,波斯銀幣與唐三彩胡商俑的展陳組合格外引人注目,無聲訴說著運河商道不僅連通貨物流通,更承載著文明互鑒的使命。教師們紛紛表示,正如總書記所言,大運河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而今日共建“一帶一路”正是新時代推動國家發展的新“漕運”,這樣的歷史與現實對照,將成為課堂上激發學生思考的鮮活案例。

      圖片4.png

      隨后,教師們走進中共洛陽組博物館。這座依托河南第一個黨組織誕生地(洛陽機務段)建成的精神家園,以“覺醒-抗爭-新生”三幕劇式展陳,再現了1921年隴海鐵路工人大罷工的壯闊歷程。斑駁煤油燈下的罷工傳單復印件、百余件珍貴實物與圖片,生動還原了風雨如晦的年代里,早期共產黨人救民族于危難、救人民于水火的英雄故事。穿梭于 “黎明曙光 思想覺醒”“工運怒濤 隴海風暴”等展廳,教師們深切體會到馬克思主義在中原大地星火燎原的歷史必然,更感受到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千鈞重量。

      圖片5.png

      暮色中,研修班一行來到八路軍駐洛辦事處。青磚小院里,掛滿果實的石榴樹見證著烽火歲月的崢嶸。在一張張泛黃的家書、一件件珍貴的實物前,教師們重溫了共產黨人同人民群眾同舟共濟、軍民一心的奮斗歷程,深刻感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將這份精神力量融入教學,引導學生牢記“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初心永遠不能改變”的囑托,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砥礪前行。

      圖片6.png

      三線融合:觸摸信仰溫度,夯實自信根基

      7月23日,研修活動以“紅色教育—工業文明—文化遺產”三重維度展開,為思政課注入多元生命力。上午,教師們走進洛耐紅色教育基地,通過歷史照片、實物展品與影像資料,系統回顧了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一切為了人民”的初心歷程。那些記錄著奮斗與犧牲的珍貴史料,讓教師們對紅色精神的時代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圖片7.png

      隨后,研修隊伍來到國內首家現代農耕主題博物館——中國一拖東方紅農耕博物館。5000平方米的展陳空間內,第一代履帶拖拉機、曲轅犁等展品靜靜陳列,講解員生動講述著中國農機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奮斗故事。教師們在展品前駐足沉思,深刻認識到農耕機械的每一次革新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折射出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底色。這種工業文明中的精神力量,將成為思政課堂上激勵學生拼搏進取的生動教材。

      圖片8.png

      下午,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迎來了研修班的教師們。近距離凝視盧舍那大佛的莊嚴面容,聆聽講解員解讀北魏至唐代的石窟造像藝術,教師們從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中獲得深刻啟示:文化自信需要以開放包容與守正創新為根基。龍門石窟不僅是藝術瑰寶,更是中華文明交融與傳承的鮮活見證。教師們表示,要將石窟背后的文化交融故事帶入課堂,引導學生在文明傳承中增強民族自豪感。

      圖片9.png

      文脈傳承:守護文化根魂,賦能思政教學

      7月24日,研修班聚焦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先后探訪白馬寺與洛陽博物館,在古剎紅墻與青銅玉器間觸摸河洛文明的脈搏。上午,被譽為“中國第一古剎”的白馬寺讓教師們感受到 1900 余年的歷史厚重。漫步古建修繕現場,工匠們秉持“修舊如舊”的匠心,用傳統工藝雕琢歲月痕跡,生動詮釋了“保護第一、讓文物活起來”的文化遺產保護方針。作為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的古樸殿宇、飛檐斗拱間,無不彰顯著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特質,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鮮活典范。

      圖片10.png

      午后的洛陽博物館宛如一部立體的中華文明通史。從夏商青銅器的古樸厚重到隋唐唐三彩的絢麗多姿,各類文物串聯起數千年文明演進長卷。在“河洛文明”展廳,西周禮器紋飾中蘊含的中原文化與周邊交流融合印記,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物見證。博物館創新采用的“考古成果展示+數字化建設+文物講故事”模式,高度契合思政課“以事說理、以文化人”的教學要求;互動體驗區的數字文物“修復”項目,更讓教師們直觀感受到新質生產力賦能文化傳承的前沿實踐。

      圖片11.png

      教師們表示,從白馬寺的古建筑保護到博物館的文物活化探索,洛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保護文化遺產,守護民族根魂”的使命,這為思政課如何融入文化傳承提供了寶貴經驗。未來將立足思政小課堂,對接社會大課堂,把文化遺產背后的歷史故事與精神內涵融入教學,引導學生從歷史長河中汲取智慧。

      圖片12_new.png

      創新驅動:科技文化共生,鑄就復興之路

      7月25日,研修活動聚焦科技創新與歷史文化傳承的共生關系,先后走進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門實驗室及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上午,在洛陽軸承集團,教師們近距離觀摩高度自動化生產線,見證國產軸承在風電、高鐵等領域實現的“全國唯一”和“全球最大”突破,切身感受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硬實力。一件件精密軸承的誕生過程,讓教師們對“工匠精神”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圖片13_new.png

      隨后,研修團隊深入龍門實驗室,探究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洛陽模式”。實驗室通過“企業出題、運營公司選題、產業研究院答題”的科研組織模式,圍繞國家戰略和省市重大產業需求,在金屬材料、化工材料和農機裝備等領域累計實施59個科研項目,突破1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彰顯了“立足中原、智造中國、裝備世界”的擔當。教師們表示,這種創新模式將成為課堂上講解“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生動案例。

      圖片14_new.png

      下午,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開啟了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這座以“建中立極”理念設計的博物館,系統展示了漢魏時期1600年建城史與600年都城文明?!爸小薄昂稀薄巴?三大主題展廳中,東漢昭君出塞銅鏡、北魏拜占庭金幣等 1300 余件文物,生動呈現了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盛況,展現了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特質。一天的“創新+歷史”沉浸式體驗,讓教師們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相輔相成,共同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圖片15.png

      精神溯源: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

      7月26日,研修班迎著驕陽走進劉少奇舊居、仰韶文化遺址與仰韶酒館,開啟跨越時空的精神之旅。踏入劉少奇舊居,古樸的建筑仿佛一部凝固的歷史書,每一塊磚瓦都承載著崢嶸歲月。教師們在史料中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深刻感悟他“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革命精神。大家表示,要將這種精神融入思政教學,引導學生堅守初心使命,踐行對人民的承諾。

      圖片16.png

      在仰韶文化遺址,精美的彩陶以細膩質地、絢麗色彩和獨特紋飾,展現出先民們的卓越智慧與高超技藝。仰韶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頭,其所蘊含的創造精神、團結精神和奮斗精神,讓教師們深受觸動。大家認為,要從悠久歷史文化中汲取養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

      圖片17.png

      走進仰韶酒館,古色古香的裝修與現代化釀酒設備相得益彰,展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從古老陶壇釀造到智能化生產,仰韶酒的發展歷程詮釋了“堅守匠心、不斷創新”的理念。每一瓶酒都承載著河洛大地的風土人情,是河洛文化的亮麗名片。教師們表示,這種傳統技藝的現代傳承,將成為講解“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鮮活素材。

      圖片18.png

      探源文明:追溯華夏根脈,厚植育人底蘊

      7月27日,研修班最后一站來到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追溯中華文明源頭,為此次實踐研修畫上圓滿句號。二里頭夏都遺址位于洛陽市偃師區,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距今約3500至3800年,是我國已知最早的王國都城遺址,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占據重要地位。1959年由著名史學家徐旭生發現后,經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陶器、青銅器、骨器、玉石器等遺物,以及宮室遺址、手工業作坊遺址等,填補了中原地區上古時代歷史的部分空白。

      圖片19.png

      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教師們參觀了博物館內豐富的文物與詳實的史料,生動了解了夏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宏大的宮城、高等級墓葬背景下的青銅禮器群和玉質禮器群,彰顯出二里頭文化背后的王權與禮制,表明二里頭時代已邁入“多元一體”文化格局下的國家文明階段。在遺址現場,教師們實地考察了宮殿建筑基址群、最早的宮城和城市道路網等遺跡,深切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

      參與研修的教師們紛紛表示,二里頭遺址之行收獲頗豐,不僅豐富了歷史文化知識,拓寬了教學視野,更為思政教學提供了生動鮮活的案例。未來將把此次研修所學所感融入課堂,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激發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

      圖片21.png

      研修總結:凝聚實踐成果,賦能思政新篇

      為期七天的實踐研修活動圓滿落幕。此次活動通過“理論+實踐”“歷史+現實”“文化+科技”的多元融合模式,讓思政課教師們在洛陽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與蓬勃發展的土地上,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實地感悟了河洛文化的深厚底蘊、紅色資源的精神力量與科技創新的時代脈動。從大運河的治國智慧到二里頭的文明溯源,從工業基地的奮斗故事到實驗室的創新突破,每一處考察點都成為思政教育的生動教材。

      圖片22.png

      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含表示,本次研修活動是落實思政課改革創新要求的具體實踐,通過讓教師“走出課堂、走進歷史、走向現實”,有效提升了教師的實踐能力與文化素養。下一步,學院將系統梳理此次研修成果,推動教師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悟轉化為教學案例,構建“行走的思政課”長效機制,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的思政“金課”。

      圖片23.png

      參訓教師們一致認為,此次研修活動為思政課教學注入了鮮活生命力。未來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入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紅色資源、文化遺產、時代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文化自信,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讓思政教育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圖片24.png

      此次暑期研修,以“行走的思政課”為特色,將歷史文化、紅色精神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現場教學、師生訪談等形式,推動思政教師在實踐中汲取養分,為打造更具趣味性、感染力、實效性的思政課堂筑牢根基,助力思政教育“接地氣、入人心”,讓黨的創新理論與紅色精神,真正成為青年學子成長的“精神燈塔”。未來,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思政課改革,深入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紅色資源、文化遺產、時代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文化自信,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讓思政教育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芒,“行走的思政課”成為育人新常態,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筑牢思想陣地。

       

      撰稿:張紫瓊

      編輯:田天天

      攝影:王玉鑫、李藝航

      審稿:朱永輝

      總編審:王含





      AV天堂手机在线观看_国产a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_国产免费久久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成人AV
        1. 我不卡Av片在线观看 | 三级网站视频在在线播放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 | 玖玖在线播放玖玖九九 | 欧美精品AⅤ免费久久 |